江西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情况的国有林场,采取不同的改革模式。
一、引进战略投资者。如江西全南县将全县8个林场资产实施整合,经评估后,以商品性林场和林
木资产入股,与实力雄厚的江苏阳光集团共同组建了江西高峰农林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经营。五年来,公司总资产已由成立初期的1.2亿元增加到3.17亿元,其中国有资产增加0.68亿元。
二、整合组建林场集团。如崇义县按照分类经营、分类管理的原则,在林业优质资产所有权属不变的前提下,将10个商品经营型林场的资产、人员、债权、债务整体划拨,组建了崇义县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运作,积极筹备上市。婺源县将全县五个副科级差额拨款林场,整合成一个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性质的婺源县生态林场,壮大了林场经营规模,降低了运营成本。
三、实行股份制改造。大余县整合全县2家事业林场和2家企业林场,以林木资产评估资金为出资额,成立林盛木业公司,由县政府控股51%,吸收社会自然人(含林场转制职工)资金占股权49%,成功地实行了股份制改造。
四、职工承包经营。贵溪市双圳林场按照管住生态公益林、搞活商品林的原则,在稳定国有林权属的前提下,放活毛竹林等商品经营权,按“一包四统,分级交利”方式由职工个人承包经营,激发了职工积极性。(吉林市林改办)